> 文章列表 > “劫尘颠倒不自由”的出处是哪里

“劫尘颠倒不自由”的出处是哪里

“劫尘颠倒不自由”的出处是哪里

“劫尘颠倒不自由”出自宋代叶适的《题扫心图》。

“劫尘颠倒不自由”全诗

《题扫心图》

宋代 叶适

大心觉也无亏成,小心沤也随灭生。

道人常与箒柄行,遇其欻起须扫清。

世间亦有无根树,又言朗月当空住。

劫尘颠倒不自由,只笑本来无扫处。

《题扫心图》叶适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扫心图》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心觉也无亏成,

小心沤也随灭生。

道人常与箒柄行,

遇其欻起须扫清。

世间亦有无根树,

又言朗月当空住。

劫尘颠倒不自由,

只笑本来无扫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察和领悟。诗中通过扫帚和清扫的意象,隐喻了人心的清净和境界的修炼。诗人认为,心灵的追求和成长并不在于追求过大的进展,而是在于大心和小心都能够保持平衡。大心指追求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小心则指平日的琐事和细节。诗人认为,大心成就的同时,小心也会随之获得滋养和提升。

诗词赏析:

叶适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示了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他以道人行走扫帚的形象,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境界和内心净化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衡和谦逊。诗中提到的无根树和朗月,则象征了世间存在的一些奇特现象和人们对于境界和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劫尘颠倒不自由,只笑本来无扫处”,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繁杂和迷惑的洞察,并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对待这些琐碎的事物。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叶适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