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什么是吸氧腐蚀

什么是吸氧腐蚀

什么是吸氧腐蚀

吸氧腐蚀是一种电化学腐蚀过程,主要发生在金属表面存在水膜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在此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金属表面的水膜,并通过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氧化,即腐蚀。

以下是吸氧腐蚀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 基本原理 :

负极反应 :金属(如铁)失去电子,形成金属离子。

正极反应 :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氧根离子。

2. 特点 :

腐蚀速度受氧的传递速度、金属电位、温度、盐浓度等因素影响。

腐蚀过程通常处于阴极控制之下,即氧的还原反应是腐蚀的主要驱动力。

吸氧腐蚀是一种普遍发生的腐蚀方式,无论是在酸性、碱性还是中性环境中。

控制吸氧腐蚀的方法包括调整溶液中的氧气浓度、温度、盐分浓度,以及通过搅拌或增加流速来影响腐蚀速率。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有何不同?

铁在吸氧腐蚀中的电极反应是什么?

如何控制吸氧腐蚀的速度?